从泥土到语言,陶瓷如何承载艺术家们的新探索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陶瓷 泥土 从泥土到语言,陶瓷如何承载艺术家们的新探索?

从泥土到语言,陶瓷如何承载艺术家们的新探索?

2024-07-09 08:32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“陶瓷竟然可以这样做!”展览中,艺术家对传统陶瓷语言的提炼与创新表达,令观众发出惊叹。在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、策展人李丹丹看来,陶瓷是最古老和日常的材料之一,也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、中国与域外文明交流史连结最紧密、与自然连结最紧密的艺术媒介之一。

由于陶瓷独特的物理特质、烧造过程与文化属性,艺术家们激发出无限创造力。“‘从泥土到语言’,过程中又有手、有心、有火……这些陶瓷艺术作品是自然之物、思想之物亦是劳作之物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‘天成’与‘偶得’之物,是实物更是有关艺术、创造与生命的隐喻和象征。””李丹丹说。

刘建华作品《线条》

美术馆入口处,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《线条》用青瓷塑造简洁线条,颠覆以往人们对材料认识上的视觉经验,不仅是对陶瓷的新认识,也是对线条表达的新认识。

苏献忠作品《纸》

艺术家苏献忠将纸的柔软赋予瓷的坚硬之上,从层层叠叠、薄如蝉翼的白瓷“纸”中可见德化薄胎瓷塑的技法,又能感受到东方禅思的当代表达。陶砖底座源自烧制白瓷“纸”的砖窑,陶与瓷、粗糙与细腻之间既是对比更是相生相依的关系。《纸》系列作品之一被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。

徐震%uAE作品《没顶曲项瓶——清雍正粉彩桃蝠纹橄榄瓶》

“怀古与挪用”是后现代艺术经常会发生的一种工作方式和常见议题。艺术家徐震%uAE此次展出的作品《没顶曲项瓶——清雍正粉彩桃蝠纹橄榄瓶》,原型来自曾被当做台灯、后刷新过清代瓷器第一高价成交纪录、又进入博物馆珍藏的一只传奇粉彩瓶。他借鉴古代瓷器的烧制方法,将中国古瓷经典造型脖颈旋转九十度,创造了一个新的器型。

徐鑫桦作品《生活博物馆》

艺术家徐鑫桦的作品《生活博物馆》则将陶瓷与影像结合,是艺术家本人的日常生活在泥土上的投射。徐鑫桦以一年为单位,将日常餐饮中的厨余食材(果蔬、肉类等)沉浸在瓷泥浆里,用相机记录食材形态的变化,最后将泥板入窑高温烧制成瓷,食材随 1330 度的高温挥发与升华,瓷土上保留了物体的“形与色”。

柳溪作品《妈妈》

艺术家柳溪的作品《妈妈》,由38件大小不同、形态各异的白瓷搓衣板组成。她从家里妈妈用过的旧搓衣板受到触动,母亲无条件的爱与付出映射在充满时光痕迹的磨损搓衣板上。柳溪花5年时间收集了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旧搓衣板作为模型,制作出陶瓷材质的搓衣板,表达对母亲的爱。那些在时光中磨损的肌理、搓衣板本身的竹木纹理、带有时代与地域烙印的雕花刻印,都完整呈现在作品中。

梁绍基作品《醉》

塞莱斯特·布谢-穆日诺装置作品《无题之明珠》

展览中,除了视觉作品外,还有一些触动多重官体验的作品,有梁绍基所作拂动嗅觉的《醉》,还有引动听觉、宁静心灵的装置作品《无题之明珠》。大大小小的白瓷碗在一池蔚蓝的水波中移动、相遇、碰撞、分离,迸发出陶瓷特有的清脆声音,观众不由自主地被流转的白瓷碗和宛若晨钟的乐音吸引。

《无题之明珠》由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·布谢-穆日诺创作。这位学音乐出身的艺术家,常将视觉、触觉与听觉互相交织。“材质上我选用了骨瓷碗,这是很多人每天都会用的碗,非常日常。我想借此表达:日常物也可以成为乐器,弹奏出美妙的声音。”塞莱斯特·布谢-穆日诺说。

展览将持续至8月22日。展览期间,明珠美术馆将邀请参展艺术家以及多位陶瓷研究专家,通过学术研讨会、线上线下讲座、成人与儿童工作坊等心手互动的多元形式,展开丰富多彩的公共美育活动。

收藏

举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